说起大阳古镇的美食,就不得不提馔面。它曾经是汉代宫廷钟鸣鼎食之家的上品美食,后流传到民间,成了寻常百姓家办喜事,用来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种主食,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馔面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讲究配料。
第一步拌面,先将碱面、食盐和水按一定的比例勾兑,取优质小麦粉,和少量黄豆粉,搅拌均匀,将调制好的水徐徐倒入面粉中,不断搅拌,将面粉和水搅拌成穗子状或雪片状。
第二步压面,将搅拌好的面用石碾碾压使之成面片,将面片折叠,再压,如此反复若干次,直至面片被压至表面如丝绸般光滑。
第三步揉面,将压好的面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块,再揉成半球形的面团,取适量食用油均匀抹在面团表面上,防止粘连。
第四步擀面,取醒好的面团置于案板上,用擀面杖将面团压成圆面皮。
第五步切面,将擀好的面皮折叠起来,用刀切成宽约0.4厘米,每根长度约80厘米左右的面条。
第六步下面,沸水下面2—3分钟,煮熟捞出,再浸入高汤,浇上由豆角、油炸豆腐、土豆、胡萝卜丝炒制的花菜、肉卤,再撒上香菜和芝麻,一碗地道的馔面就可以享用了。
挑一筷子入口,醇香爽口,独特的配方让它具有养胃易消化的作用,口感与营养兼具。啥也不说了,走,吃馔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