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

晋城市多维度筑牢高校毕业生就业 “保障网”

2025-09-23 太行日报

从“兜底保障”到“创业赋能”

今年来,我市始终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政策引领、精准服务、多方联动,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工作模式,全力护航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

城区创新推行“五个清单”工作法,系统梳理政策、服务、机构、渠道、求助清单,通过致公开信、举办宣讲会等多种形式,推动惠企利民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同时,聚焦困难高校毕业生群体,建立“专员+导师+企业”帮扶机制,提供“优先推荐、优先培训、优先安置”的“三优先”服务,并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实行兜底保障,切实筑牢民生底线。

泽州县积极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人社局长携企入校”活动。2025年,组织本地重点企业走进山西科技学院,依托企业行业类型和学校专业设置,精准举办小型专场招聘会,联合高校动员毕业生参与。通过“送岗位、送资源、送政策、送服务”进校园,极大提升了人岗匹配效率和招聘成功率。

高平市积极开展SIYB(创业培训)项目,聚焦高校毕业生创业需求,截至当前已累计举办6期专题培训,参与人数达160人。该项目为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提供了系统学习、能力提升的“加油站”,明确了创业就业的发展路径,有效畅通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通道。

阳城县针对高校毕业生多元化就业期望,加强部门协同,大力挖掘优质岗位资源。2025年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方式吸纳高校毕业生209人。对离校两年内未就业毕业生,通过举办就业见习对接会,安排333人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见习。同时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开发公益性岗位,已安置88人,切实拓展了就业空间。

陵川县着力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政策宣传网络。线上依托“陵川人才网”“陵川人社”微信公众号持续推送就业资讯;线下利用全县283个村级就业社保服务网点,下沉宣传力量,并在人事代理窗口张贴政策二维码,方便毕业生一键获取服务。此外,还通过短信定向为552名毕业生推送政策与服务信息3294条,实现就业服务“无死角”“全覆盖”。

沁水县大力实施人才储备制度,公开选拔储备大学生。沁水籍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未就业的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均可报名参加人才储备,储备期限为两年,其待遇执行沁水县最低工资标准,缴纳社会保险。这样既化解了就业难题,又集聚了大量人才。据统计,今年储备大学生46人;2006年至今累计储备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2300余人,县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9800余万元。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强化统筹协调,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拓展就业渠道、优化政策供给,努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记者 赵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