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政府正式批复《晋城市中心城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5—2035年)》,通过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创建老年宜居社区,打造老年友好型城市,努力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
该规划近期至2030年,远期至2035年,对中心城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及建设制定5项规划指标,其中3项为预期性指标,2项为约束性指标。在预期性指标中,至2035年,人均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为0.2平方米;机构养老设施护理型床位占比为80%,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为90%。在约束性指标中,至2035年,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面积为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超过500户则每500户不少于300平方米,每处不少于150平方米;已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面积,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
同时,在养老服务设施总体布局规划方面,至2035年,中心城区范围内共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155处,包括机构养老服务设施40处,社区养老设施115处,总床位达9465床,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为90.14%。在近期2030年重点推进养老设施补缺建设中,主城区、金村新区、北石店片区和南村片区,在现状保留43处、现状提升31处养老设施的基础上,规划新增22处养老服务设施。
为确保规划落地落实,我市将进一步强化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公办养老设施建设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的建设,建立健全涵盖准入登记管理、年度评估、质量评价及奖惩机制全流程的管理机制,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推广有效做法,做好普惠型、兜底型养老服务,积极探索市场化建设运营模式,推动养老服务建设提速增效、可持续发展。(卢科)